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 页 >> 人 物 >>人物专访 >> 姗姗:我的成长史与身心灵的修行
详细内容

姗姗:我的成长史与身心灵的修行

时间:2022-06-22     作者:姗姗【转载】   来自:翻天

1655912943900103.png


我是姗姗,姗姗来迟的“姗”。

我喜欢瑜伽,却算是一个比较“佛系”的瑜伽人,喜欢探索自己,却仍时常感到迷惘。

受朋友小天的影响,最近爱上文字,想表达自己,却几次提笔又止,发现要将心中最柔软的那一处找到,并与别人分享,事实上需要极大的勇气。

今天,我点了一柱薰衣草香,放上喜爱的轻音乐,再次提笔,向你分享我自己。

1655910185653368.jpg


成长环境的变化--向外扩张的旅程

我的成长环境可概括为从乡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国外。

这种持续的向外扩张的环境,让我有机会不断学习和成长,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

1990年,我出生在四川丘陵地区一个农村家庭,家中还有两个姐姐,大我两岁和四岁。

小时候的生活虽不富裕却很富足,简单快乐。

1655910325581125.jpg


那时候的我特别害羞,还记得第一次被大姐叫去小卖部买零食,吓得脸红心跳。后来两个姐姐陆续毕业去了镇上的学校,母亲又去了父亲打工的城市,我成了留守儿童,第一次感受到了孤独。

初中也去了镇上的学校,第一次离开我的小村庄,很不舍,但好在姐妹又重聚了。高中时,我搬去了父母的城市和他们同住,因为是跨市的外地生,没有一个好朋友,有点不适应,所幸后来也交了朋友。

大学考上了成都一所大学的中外联合办项目,成都两年,感受到了省城的繁华与包容。

回头看,此时的我早已不是小时候那娇羞的我,早已对自己信心满满,对即将到来的澳洲的生活也充满期待。

2011年1月,我第一次离开家人,踏上了南半球的土地,开启了我独自在澳洲的生活。

澳洲是一个多元又包容的国家,自己在这里的成长与蜕变甚至无法用言语来描述。

上大学打工;毕业后找工作;为了拿PR永居,拼命考雅思和考翻译;然后又努力考CPA注册会计师。

这当中有挑灯奋斗时的激情,有孤独无助时的难过,有突破自己时的喜悦,青春无悔,一直都在马不停蹄地向前赶。

1655910502532124.jpg


我十分热爱自己的生活,工作上在逐渐进步上升,生活也多姿多彩。

我将自己的空闲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走过许许多多的地方,见过无数的山山水水,培养了数不清的兴趣爱好,如瑜伽、游泳、轮滑、徒步、旅游、跳伞等等,结识了来自各个国家各种文化的有趣的灵魂。

1655910546354436.jpg


身心灵的探索--向内扩张的旅程

2019年1月,我遇到了人生的低谷,和当时的男朋友分手。看我太难过,朋友推荐我去了街角的瑜伽馆,Bodhi Yoga Studio。

还记得老师Allie总是在Svasana的时候放Sol Seppy 的Enter One, 而我,总是会随着歌词和旋律的高潮而哭泣得太厉害,不得不离开教室。

也记得在阴瑜伽课上,鸽子式后,会莫名抽泣,老师解释说是在释放情绪 let go of our emotions。

本来已经断断续续练瑜伽的我,自那时候开始,便几乎每天去拜访教室,上班之前,下班之后,周末当然也不放过,喜欢带上瑜伽垫和一瓶自制的豆浆,去森林里, 去大海边和大自然一起律动一起呼吸。

持续不断的练习,让我体会到了瑜伽益处, 注意到身心灵开始发生变化。

1655910611463815.jpg


2020年,众所周知的疫情开始了,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10年在澳的历练,30年的持续扩张之后,我已经离当初那个单纯开心的小女孩儿很远了。

此时,我的生活是我的又好像不是我的。

我到底是如何走到这里的?我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21年8月,几次纠结之后,我还是果断地辞去了当时还不错的工作。 

当时裸辞时那种解脱的心情到现在仍记忆犹新。我在小红书上发表的那篇关于裸辞的文章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我告诉自己“再也不会辜负自己的心”。 

处理掉几乎所有的东西,独自一人开车去Krishna Village学习瑜伽教师证。

在那里,我度过了改变我人生的十周。在这里我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有着不同故事的人,所感悟到的,也远远超越瑜伽体式。

我发现了,瑜伽,绝不止于体式,身心灵一体的疗愈才是真正的疗愈,瑜伽,也不止于瑜伽垫上,更重要的是在瑜伽垫外,在生活当中。

注重身心灵修行的人,生活起来是多么平和。

1655910655317436.jpg


2021年10月,我离开了熟悉的澳大利亚,回到了祖国。

此时距离上一次常住这里,已经10年了。

我的情绪很复杂,见到家人的激动,夹杂着对未知的恐惧,所以我有意放慢脚步,试着重新去适应着自己的国家和文化。

陪伴家人的同时,也在探索自己所爱,很幸运在感受到家人温存的同时,遇到了偏偏、Nilesh、老虎、马老师等同频的瑜伽人。

喜欢偏偏说的,“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我们努力不一定有回报,但瑜伽是,你努力了,就一定有回报”。

Nilesh来自瑜伽发源地——印度,他对瑜伽的专业和专注程度,让我十分敬佩,每天教四节课后,仍坚持自己练习。他的课程很纯粹不华丽,学生们亲切地叫他“咕噜”,据说他的家人也这样叫他,是可爱小男孩的意思。

1655910693139603.jpg


老虎对我的启发是表现在她的自律和对新手老师的包容当中,马老师对呼吸法和阿育佛陀的实践是我佩服的。


从受益者到创造者的转变--全新的旅程

2022年,我结识了小天和翻天文化。

俗话说“在对的时候遇到了对的人”,当两个人的特质有交集的时候,就会更容易沟通,我称它为“同频”。

小天吸引我的,除了与我相似的特质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点,比如她很明确自己创作者的身份,是典型的行动派,思维开阔思想新潮,天生灵性十足,感知能力强。

在和小天几次思想碰撞之后,“翻天身心灵空间”诞生了,简称“空间”。

1655910745113979.jpg


翻天让我耳目一新,团队也和小天本人一样,十分具有“情怀”。

正如小天所说 “翻天最大的优势是情怀的部分,一直也渴望去帮助更多人,那么为什么不把我们的优势最大化,用行动践行诺言”。

翻天青旅让我感动,翻天文化的文字工作者让我尊敬,二者的结合,也为“翻天身心灵空间”奠定了坚实的企业文化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孵化空间。

反过来,我认为“翻天身心灵空间”这个新概念的加入,不仅是翻天的一套商业模式,去连接资源,提高业绩,也是翻天“情怀”的延展,愿更多人可以感受到它。

“空间”将会是怎样的空间?

想它会是一个包容的,多元的,自由的,安全的社区;在这里,我们可以互相分享,学习,启发,碰撞,感知,连结,或者,仅仅存在就好;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的“工具”也多种多样,比如倾听服务等线上活动,和瑜伽课程、声疗、分享会、大自然徒步等线下社区活动。

1655910792883540.jpg


宏观来看,人类发展历史几百万年,而科技的出现仅短短一百年,仅占了约几万分之一,换言之,人类的生理机能的发展跟不上科技的发展。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感觉超负荷,明明高科技帮我们劳动,我们却越感身心疲惫,各种奇怪的病变开始出现。

这样的环境下,身心灵的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刻不容缓!因此,“空间”这样的社区存在的意义显而易见。

自我认知的转变

我深知人性是复杂的,所以人都要用其一生来探索。

但每个人仍然有一些特质,特别的品质,只属于这个人。

我很确定自己心中有爱,大写的爱LOVE, 而不是love。

总是对他人好奇,我不算特别外向,但十分享受与人真心诚意地聊天,无关年龄性别,聆听陌生人的故事是我的强项,情到深处,总会不自觉眼眶湿润,与人共情,也是一种乐趣。

我思维跳跃,是一个创造者,认识到自己的这一点是很难的,小时候喜欢跟着姐姐,学他们说话做事,长大了也得跟着老师和课本,“跟着”成了习惯,因为不需要去“创造”。虽然不需要去创造,但我喜欢跳出常规,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到问题,旁观者清。

我是一个“敏感”的人,社会并不鼓励这点,因为他们会说“你想太多了”。

除了社会偏见,自己有时也会很困扰,对声音,图像,特别是气味的敏感;永不停歇的情绪;对别人过于同情以至于自己本来就不听话的情绪受到影响。

“敏感”可成为负担,也可摇身一变,成为好友,敏感的人有更大的情怀,情感世界更丰富。

“放下手中的笔,暂停音乐,灭了熏香,我发现分享其实是一个极其疗愈的过程,如果你也感受到了,如果你愿意,那么我邀请你,到“空间”来,和我们一起来分享,连结。

也许姗姗的到来,一点也不迟,刚刚好。

因为,身心灵的修行,是永不停止的。


1655912877499329.jpg

微信扫小程序码
扫码添加QQ
四川中闻网_贴近四川的主流资讯   版权所有:四川省中闻瞭望媒体发展中心    承办:四川中闻网全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