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 页 >> 网上四川文化频道 >>文化频道 >> 金鹏:坚持、一直坚持下去就好
详细内容

金鹏:坚持、一直坚持下去就好

时间:2020-04-05     作者:网上四川人物频道/祝宇【原创】

1586264660165158.png

本文作者/祝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期编辑/吴庆          2221955642@qq.com


金鹏


1990年生,现居北京。某中央机关干部,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八级。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承人。在《西部散文选刊》《中国篆刻·钢笔书法》《安徽旅游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五十余篇,著有散文集《每依北斗望京华》《南门小巷》。书法作品入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安徽省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皖东南青年书法家书法作品联展”、“宣城市青年书法展”等多次省市级展览。获得第五届国际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二等奖。


金鹏   2.jp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思考不断,迷茫、不知所为的氛围在大学校园悄悄展开,如何让自己的大学变得有意义,青年人如何“站起来”?本期主人公,作为已经经历过那个“迷茫”时期,甚至受到更痛苦的磨难的“前辈”,在本次采访中将为我们解析为什么他能成为“有为青年”。



网上四川人物频道: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先生将您的作品《南门小巷》誉为“90后青春励志散文”,其中记述了您心酸、隐忍的少年往事,和在逆境中勇敢追逐梦想的艰辛历程,能简单的谈谈你的大学前的生活吗?

金鹏:在我12岁那年,我父亲生病不幸去世,家里遭遇到沉重的经济负担。在那样一个年纪,也初步尝到了社会的人情冷暖。父亲患病期间,母亲带他奔波于各大医院,年幼的我则在多位亲戚家里流转寄宿,亲人的不同态度使我有了“寄人篱下”的感觉,性格也由此变得有些内向、孤僻。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在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父亲去世后,我更是把内心的无助、彷徨、对生命的思考感叹诉诸笔端,寄给报刊杂志。由此也遇到了两位“贵人”——辽宁教育杂志社的副总编辑王宝贵老师、宣城日报社编辑龚晓曙阿姨,他们不仅为我发表文章,也帮助我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经常鼓励我。

我小学、初中的成绩是名列前茅的,中考是全镇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县重点中学的远程班。可到了高中以后,在基础好、家庭氛围好的城里小孩面前,我感受到了巨大的落差:以前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差,但是学习成绩优异,老师和同学们对我都不错,那还是蛮有自信的;高中就不一样了,在高手如云的远程班,我的学习成绩不够突出,不能像以前那样风光,而且我敏锐地感受到城里的人际关系不像镇里那么纯朴、真诚,体现更多的是一种各方面综合实力的较量,镇里与城里的孩子起跑线是不一样的。高中三年我承受着学习的压力与身心的煎熬,支撑我的唯有改变命运的决心。我没有像有的孩子沉沦于苦闷,去上网、游戏、混世,消磨自己;而是在默默地坚持。其实有些事情,并不是要求你越做越好,而是,你坚持、一直坚持下去就好,不知不觉就迎来了曙光,我考上了省属本科高校中文系。


1586264726569601.pn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网上四川人物频道:您在大学时多次获得奖学金等,在毕业时更是被评为“品学兼优毕业生”,作为一个优秀毕业生,对于大学生活有什么总结?

金鹏:大学生活是我最幸福的一段时光,饱含着青春、梦想与奋斗。因为上的是中文专业,与从小的爱好一脉相承,可以尽情地在文学海洋里遨游,大学里的老师和课本,又极大地开阔了我的文学视野。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意识流小说、现代派文学、新写实主义……我在其中得到了深厚的滋养。同时在班上先后担任副班长、团支部书记,在文学社担任宣传部长,在校广播台担任编辑,锻炼了自己的组织、沟通等综合能力。结合我自己的体验,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我建议:一是要热爱自己的专业,潜心钻研,这是你以后在社会立足的根本。二是要参加班级、社团活动,多与人交流。三是培养一个专业之外的爱好。



网上四川人物频道:在校期间的中文学习以及担任干部的经历对您现在的工作有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金鹏:非常有帮助。刚才也说了,专业是一个人在社会的立足之本,中文专业提倡的就是: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碰巧的事,后来我在某个机关工作,单位一把手正是提倡的这样的能力,与大学时代学校的培养目标不谋而合。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各级机关单位工作,无论我在哪一个层级、哪一个部门,中文专业的学习都能给予我滋养,对我有一种促进。学生干部的经历也是弥足珍贵,因为广播台也好、文学社也好、团支部也好,这些机构运转与社会上机关单位、企业的运作机制是十分类似的。有了学生干部的经历,在步入社会以后,就会融入的快一些。


1586264798968674.jp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网上四川人物频道:当今的社会往往给“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当头一棒,由一腔热血变得“佛系”,面对现实的磨难一蹶不振,作为面临过相同问题的“前辈”对他们有什么劝诫?

金鹏:不要放弃,不要妄自菲薄,不要怀疑自己。要相信,所有的苦难都是对你的磨练。当你受它折磨时,你会自卑,不愿与人提及;当有一天你战胜它了,你就可以笑着与别人讲述你曾经的故事。

我觉得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还有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找准定位,就是要在社会的坐标系中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避免眼高手低;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知道如何去为了它而奋斗,总书记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只有实干,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首先是要珍爱时光、珍爱生命,无论在哪一个行业,做好自己该做的,不辜负美好的光阴。然后就是发挥光和热,为社会增添积极、阳光、正向的能量,使得我们的国家充满蓬勃的朝气。还有就是承担社会的责任,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微信扫小程序码
扫码添加QQ
四川中闻网_贴近四川的主流资讯   版权所有:四川省中闻瞭望媒体发展中心    承办:四川中闻网全媒体中心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