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首 页 >> 网上四川文化频道 >>文化频道 >> 黄城:文学“菜鸟”如何“打怪升级”
详细内容

黄城:文学“菜鸟”如何“打怪升级”

时间:2020-03-26     作者:网上四川人物频道/祝宇【原创】

1585225664684955.jpg

本文作者/祝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期编辑/蒲昱升     221955642@qq.com


黄城


中共党员,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青年马克思主义志愿者宣讲团成员,南边文化艺术馆散文委员会委员,网上四川文化频道签约作家,《南国的诗歌志·当代青年诗歌生态》(四川数字出版社)编委。曾获南边文化艺术馆2019年度十佳作家奖,“四川省新青年”、“四川省优秀毕业大学生”等荣誉称号。作品散见在《华南诗刊年鉴》《文华报》《中国诗歌范本》《原点诗歌》。出版合集《念想南国的草木》《拴住日色》等,曾受邀出席第三届全国青年文学高峰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QQ图片20200326170507.pn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网上四川:你的专业是思政方向,而你又爱好文学并走上业余文学写作的道路,是什么让你作了这样的选择呢?

黄城:因为热爱,所以选择。其实本科在选专业时,曾考虑过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最后去了历史学。在本科期间,通过跟文学院的同学接触以及参加一些文学活动,慢慢对文学的热情就培养起来了。

我觉得契机是遇到了一群热爱文学的朋友。就像加入南边文化艺术馆,遇到了同样热爱文学的人。通过交流学习,不断成长进步,因此对文学的热爱也在不断增加,并促使我一直坚持着阅读与写作。



网上四川:得知你参加了南边文化艺术馆第二期青年作家(散文)研修班,作为学员,你觉得参加文学研修培训对一个文学写作者来说有多少价值?

黄城:参加文学研修培训对我的提升挺大的。不仅对创作理论有了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同时学员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学习,特别是学员之间的互评交流,极大地增强了学员之间的互动性。在这样一个互相帮助的环境中,共同学习进步,也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不足。

参加文学研修培训可以对相关写作知识有更系统、科学的认识、了解,有利于文学写作者学习、使用更多的写作技巧;其次参与文学活动本身可以作为创作素材融入写作中;当然还可以获得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通过与导师、其他学员交流作品,更能发现自身问题,提高写作水平。



微信图片_20200326104643.png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网上四川:对比以往文学研修培训以及网易青媒计划的学习,谈谈二者培训所获和区别,给文学写作者或自媒体运营者有什么建议?

黄城:在参加散文创作的研修培训中,获得了更多关于散文创作的系统知识,与更多文学爱好者进行交流,是传统文学的学习;对比下,网易青媒计划更多的是了解新媒体前沿,开拓新媒体视角,把握新媒体方向,是对新媒体的运用。通过二者的学习,不仅积累更多知识应用于创作,也增强了传播所创作作品的能力。

传统文学与新媒体的不同功用,也让我开始思考怎样把二者结合起来。自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时效性与放大性。社会热点转瞬即逝,可能还没来得及动笔,热度就已经消减,所以很多时候可以看到媒体新闻的对于热点的记载,却很难看到散文集、小说集对以往即时热点的创作。

但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如果可以把文学的一些基本技巧和自媒体写作结合起来,借助散文的一些表达技法,让文字更切合大多数人的需求与体验。相比于文学性散文,自媒体的受众更加广泛,也更容易让人看到。



网上四川:你的《拴住日色》入选了“薄夏时光丛书”,在书中你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在《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中你满怀遗憾,在《执着与放下》中权衡利弊,可以看出你有很多的人生体验促进你的创作,可以分享一下你的创作心得吗?

黄城:薄夏时光”系列从书中《拴住日色》的文章,有部分是研修班之后的作品,研修班之前的作品跟之前比较确实有了不同和改变,这得益于研修班过程中导师和学员的帮助。一直都认为文学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很多创作的起点都来源于我平时的生活状态。这种变化,跟自己的成长和经历有关。比如我在写“路人”这个主题的文章时,也就把我平时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人,事,地点联系起来,从生活取材,这样的创作更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和思考。

加入众多文学爱好者聚集的平台,不仅可以在与其他文学爱好者的交流中学习成长,获得更多展示作品的机会;还能收获友谊,每次相聚,总会觉得格外亲切,大家一起讨论文学,分享文字,总会觉得很暖心。

微信扫小程序码
扫码添加QQ
四川中闻网_贴近四川的主流资讯   版权所有:四川省中闻瞭望媒体发展中心    承办:四川中闻网全媒体中心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