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奇:如何在中国人民大学讲好“思政课”时间:2020-03-23 对于学生们来说,她是讲台上风趣幽默的“思政课女神”,也是生活中温暖细心的“大师姐”。 三寸舌,三寸笔,三尺讲台,三千桃李。她将教师看作是一项光荣的事业,她以平等的心对待学生,以理解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以爱和关怀温暖学生。她就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欧阳奇。 黄卷青灯 走上学术道路对于欧阳奇来说似乎是一种机缘巧合,本科专业申报时她本来选择的是法律系,但学校考虑到当年新设的法律系人数爆满,找工作可能比较困难,而将一部分同学分流到了老牌而就业稳当的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她即是其中的一员。之后她对党史的兴趣日益浓厚,就选择进修硕士博士直到博士后。“如果当年如愿攻读了法律系的话,可能本科毕业就工作了。” 求学路上,不同时期的导师是欧阳奇的引路人。欧阳奇专注于党史学史研究和毛泽东思想研究,而她的博士导师是学界首倡党史学史研究的一个老先生。欧阳奇在导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采用“从故纸堆里翻找”、“于无疑处有疑”的方法,去了解不同学者的思想发展脉络,从而展开党史学史研究。随着研究的不断加深,欧阳奇意识到,在自身学术积淀较少、研究阅历尚浅的情况下,对史家思想体系和学术地位的理解难免受限。此时,她遇见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向很有建树的博士后导师,在他的指导和支持之下,欧阳奇转变了研究方向,专攻毛泽东思想研究。 学术研究的路注定困难重重,即使发现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资料的匮乏也使她不得不停下脚步。那种无奈让她印象深刻,“无法翻到自己想要的史料,无法勾勒历史事件的脉络。”前人总是在谈毛泽东怎么看待共产国际,欧阳奇却思考是否有可能研究共产国际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看法。然而,资料的缺乏让她无从下手,学术的基本要求是论从史出,而来不得半点臆想和虚构,她只能不断努力尝试,扩大查找资料范围。偶然间,她在80年代出版的史料里发现了抗战时期共产国际对毛泽东思想态度转变的重要线索,那时的她欣喜若狂,有种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感觉。“这件事给我很大启发,做研究还是要扎实,偶遇的瓶颈要靠“冷板凳”精神和不轻言放弃的魄力去解决。” 欧阳奇热爱学术研究,研究成果被认同所带来的获得感和自豪感是最吸引她的部分。在她身后,她相对特别的家庭际遇以及由此而萌生的深入历史的浓厚兴趣也是她一直坚持从事学术研究的重要动力:“我爷爷是黄埔军校毕业的,1949年随蒋介石赴台;我奶奶是三青团员,文革时期遭受反复批斗。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又是受益的一代。我爸爸得以结婚生子,我爷爷回乡探亲,我自己能够学习思政专业,顺利入党,并入职人大。所以,我家的变化可以说是党史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个小的缩影,这使我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国家发展的历程十分好奇。” 而在她看来,对于一个高校教师而言,不去从事学术研究的话,课堂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真正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欧阳奇竞选“十佳班主任” 春风化雨 欧阳奇的祖父在改考军校前曾有过短暂的从教经历,祖母是一位在孩提时期就教导她女孩应以相对稳定的教师为择业首要考量的传统女性,祖父母的影响让她从小很坚定做老师的理想,甚至从未想过从事教师之外的职业。“选择到人大当老师,是因为到人民大学我可以自豪骄傲地说我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来到人大之前,一次求职经历让她难以忘怀:“在某985理工科学校面试,一位女孩知道我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后,非常不屑地看了我一眼,那种眼神深深刺痛了我。作为人文社科类研究者,应该首选人民大学这种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大影响力的高校,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大马院都是知名专业。在人民大学,我找到了职业的自信和同学的认可。” 欧阳奇的思政课堂风趣幽默,尊重同学主体性,平等交往,在授课中不断成长进步。“学院‘一体两翼’的教改理念和美国通识课堂的观摩经历对我启发很大,我更加意识到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我尽可能通过互动、双向地交流提升课堂效果,提高抬头率。”欧阳奇很重视期末同学对自己的评价,一位同学曾经指出她一点都不幽默,“我反思后觉得做思政老师,不仅仅要呈现知识,更要在形式上进行有趣的包装。” 同时,大学班主任工作也让欧阳奇收获良多,“在课堂之外了解学生并深度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班主任可以让思政内容学以致用并得以延伸;另外自己喜欢和年轻孩子打交道,在感受其无限的活力和热情中也能使自己保持青春心态。” 欧阳奇与学生们 青出于蓝 对于自己的学生,欧阳奇有说不完的话:“接触到的孩子都很优秀很可爱,他们课堂展示的精心让我触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我拓展知识面。入职之初在思修课和同学的互动中有一个小组系统回顾了一二·九运动的历史传统,还原了学院的合唱情境,甚至请来了声乐部长,让我很震撼。人大学子很优秀,严谨,用心。大学是最好的美容院,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从进校的青涩到毕业的优雅和风度,他们不断地努力成长。不管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我都为同学们的这种成长欢欣鼓舞。” 而对于年轻的学生们,欧阳奇寄予厚望: 革命先烈李大钊同志说: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青年生逢其时,又重任在肩。希望同学们努力书写自己无悔而美丽的青春。 欧阳奇与毕业生 |